學院院徽

系徽以甲骨文“文”“心”二字為底,融匯“人”與“書”的造型,體現了中文系對文心、天道與人文的理解。整個系徽體現出中文系傳承古典、立足當下、包容世界的人文情懷,和追求蘊藉、厚載與擔當的精神品格。

院徽由篆書體的“歷史”和“考古”四個字組成,不封口的界格線表明兩個學科的相輔相成,體現出學院深厚的學術底蘊。院徽使用“印章元素”和“書法篆刻”的風格,象征著學院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服務文化自信自強的使命。

系徽中心以宇宙星空、漢字古代書體篆書“哲”字和廈門大學標志性建筑“大南校門”,以及廈門大學哲學系最初創辦年份“1922”等元素組成,意寓廈大哲學人立仰望星空之志、習經世致用之學的初心和廈門大學哲學系堅持立德樹人,彰顯中國本色,培育全球視野,立志博學慎思和貢獻時代智慧的辦學理念。

院徽中心以英文communication的四個首字母互相協調和整合構成,表現新聞傳播學全方位、多媒體、多學科、多層次交叉融合的學科特點,體現學院是一所具有國際水平和中國特色的科研、教學和人才培養機構。

?院徽中心由一座橫跨大洋之橋及外文學院之英文縮寫“CFLC”組成,圖案海天交映,呈多“C”之態,主意為英文的communication和confidence,表現地處東海之濱的外文學院致力推動世界人民交流合作,交融中外文化而甘當橋梁的自信與決心。

?院徽中心兩顆五角星代表了學校經濟學科擁有“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兩個國家級一級重點學科?!?921”是學院的前身商學部建立的年份。抽象化的建筑圖案既反映了經濟樓的實體形象,更象征著學院是培育人才的搖籃和作為中國大陸重點綜合性大學建立的第一所經濟學院的特殊地位。

院徽中心以“海 浪 書”為視覺傳播要素,“?!毕笳靼?、博大、生生不息、永無止境;“浪”象征勇敢、進取、堅持;“書”象征文化、廣博、精深?;照驴傮w視覺展示不受具體形態的束縛,以此象征著學院的現代、大氣和文化的氣息。

院徽中心圖案由“法”字的古體“灋”、幾何線條構成的人形天平及中國古代傳說中獨角神獸“獬豸”三個部分組成??傮w構圖既體現了中華民族優秀的法律文化傳統,也象征著對公平正義這一現代法治理念的不懈追求。

?院徽中心以學院建筑作為主要元素,海浪象征著學海無涯,翔鷺象征莘莘學子,寓意著莘莘學子猶如翔鷺一樣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飛翔,積極向上?!?003”、“SPA”傳達學院成立年代及學科特點。院徽同時也突出了學院依山傍海的辦學環境和自強不息、止于至善的辦學宗旨

?院徽中心采用圓和半圓為設計元素,分別代表眼和耳,象征著視覺藝術和聽覺藝術,說明藝術學院美術、音樂的兩大門類。運用中國傳統 “百花圖”裝飾紋樣,賦予傳承中國文化之內涵、創造 “美”的藝術和百花齊放文藝方針之精神。

院徽中心通過在地球建立笛卡爾坐標來建立數和形之間的關系,將地球和地球上發生的各種自然現象數字化,進而利用數學理論來研究世界及地球上發生的各種自然現象。院徽表現出學院致力于發展基礎數學與應用數學、將數學服務于全人類的抱負和愿望。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包括物理、電科和天文三個系。該院徽本著三系同心的理念設計。院徽左上方的小圓代表電子與中央大圓代表著原子結構模型,象征物理學系;中間原子核以及箭頭為二極管的抽象模型,象征電子科學系;右下方土星與中央大圓代表太陽系模型,象征天文學系。三個元素圍繞著中央大圓,分布在不同的軌道和平面上,同時又形成了一個整體,韻意三個系相互扶持、共同進步。整幅圖案結構緊促、莊重大方,代表著學院團結協作的精神和自由活躍的學術追求。

?院徽中心由H字母和門構成?!癏”既是化學、化工拼音首寫字母,又代表化學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個元素。門為大廈之門,既指廈門,又指學府之門,開門辦學,走向世界; “1921”指學院學科辦學之起始時間;三顆星代表中國傳統哲學之三才,即天然中之精神、宇宙、人類三大原素。院徽寓意學院一脈相承廈門大學之精神,學院學子追隨先知前賢,走進化學世界,探索科學奧秘,和而不同,卓爾不群。

?院徽中心以材料的英文單詞Material首字母“M”旋轉構成標志性材料立體結構,寓意世間萬物始于材料,彰顯材料學科的重要地位。三個同心向外的箭頭寓意建設團結互助的和諧團隊,實現培養人才、發展科學、服務社會三大目標。使用紅藍黃三色分別寓意奮進、嚴謹、溫馨的院風。

?院徽中心的盾牌代表了教育權威機構,體現了教育者崇高的形象,是榮譽和地位的象征;大樓是生物一館的抽象化概括,生物一館歷史悠久,見證了生科院的發展歷程,承載了生物學人的汗水與榮耀,可謂是生科院的歷史財富?!?922”是生科院的前身,由陳嘉庚先生親自設立的“動物學科”和“植物學科”的設立年份。置于飄動的卷軸中是為了進一步體現學院深厚的歷史底蘊。

?院徽中心左側綠色圖案部分代表地球上的陸地,其形既像一枚樹葉又像一只海豚,寓意地球上的生物;右側藍色圖案部分代表地球上的海洋,其形環抱左側綠色圖案,寓意海洋孕育生命;中間紅色實心圓代表太陽,寓意陽光普照萬物;整體圖案由紅綠藍三原色表現,由太陽、陸地和海洋構成,寓意自然萬物和諧共生。

院徽中心是以中國古代建筑中最具特色的一種構件斗拱為原型,將其抽象化、立體化,圖案簡單,造型獨特,寓意豐富,形式飽滿,富有立體感,用以代表建筑學科。院徽下方的英文“SACE”為學院的英文縮寫,“1987”為學院建筑學科的成立時間。

院徽中心蛇杖是國際通用醫學標志,在希臘神話中象征神奇的醫術和中立的醫德;五顆五角星象征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金、木、水、火、土”;豐滿的翅膀象征學院莘莘學子,志向遠大,展翅翱翔,更寓意學院各項事業展翅騰飛,醫學發展普濟世人;“1996”與展開的卷軸表示學院成立于1996年,以此為時間基點,書寫無限篇章 。

?徽標中心是“蛇杖”、“P H”字母和橄欖枝,“蛇杖”是世界醫學的標志,象征著公共衛生學院對社會衛生與健康的關注;“P H”既是“Public Health”的縮寫,又像一本打開的書,象征著公共衛生學院師生拼搏創新、追求卓越的精神;橄欖枝象征和平與健康,代表了公共衛生事業對和平和健康的追求。

?院徽中心以海外教育學院英文縮寫(OEC)為設計元素,粗線條是E的衍變,中間橢圓為“O”的變形,整體形象則是C的演繹。整體視覺印象和全球視野有關聯,凸顯學院面向全球的辦學理念和打造具有國際知名度的教學機構的目標。

院徽中心部分I是international的縮寫,貫徹地球兩端,表示放眼全球,體現了國際學院全球化、國際化的發展理念。環繞字母I的為軌道C(college)的變形體,兩個軌道代表國內與國外融為一體的辦學模式,體現了環境優雅,文化氣氛濃厚的國際化辦學條件。

?院徽中心設置以象征學習研究的放大鏡為造型,兩道弧線簡練而頗具生動。放大鏡的中間部分為球狀的世界地圖,并以東南亞國家地區為中心成透視格子排列,或暗示著基于東南亞學術研究為基礎的學院歷史,形象莊重,一目了然??v橫的格子即如經緯縱橫,又如源源不斷的國際事件和案例,等待師生們去共同求索和進步。

院徽中心是字母c和e的變形,有continue education和e-learning涵義。構圖用中國書法表達,體現學院舉辦有中國特色和廈門大學特色繼續教育的理念。圖案的直觀形象既像勤奮好學的學生,又像大海的浪花,象征學院有大海一樣寬廣胸懷,利用網絡電子平臺,為更多的人提供終身教育的機會。

?院徽中心設置以象征學習研究的放大鏡為造型,兩道弧線簡練而頗具生動。放大鏡有“關注”及“研究”之意,這個圖形符號簡約地構成了一種眼光,一種緊扣以東南亞(南洋)地域為主體,最終達全球的專注目光,體現了一種博大且精深的治學態度?!?956”更代表了研究院的歷史和學術沉淀。底圖的顏色充分顯示了東南亞(南洋)研究中離不開與藍色海洋的關系。

?院徽中心是由大寫英文字母“TW”構成的“翻開的書本”,契合本院從事臺灣研究、教書育人的內涵;書頁圖案為大陸和臺灣的輪廓,意為“兩岸一家”;中間的圓點即為研究院所在地廈門;“1980”為研究院成立的年份。

?院徽中心的“IHE”為“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高等教育研究所)的縮寫。主要說明本院以“高等教育研究”為主要特色,研究院將以繁榮中國高等教育、創新中國高等教育理論研究為己任,繼往開來,繼續保持中國高等教育研究的領先地位?!?978”為研究院前身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建立時間。

?徽標中心體育運動項目圖案代表三大項傳統運動項目,即田徑、球類、游泳。內涵教學部由傳統體育運動拓展到現代多項時尚體育運動,體現廈門大學更高、更快、更強的體育精神和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

?院徽中心以盾牌為底,代表“王亞南”的對稱形象符號為中心,充分展現研究院嚴謹的治學精神和高貴的學術氣質;英文簡稱“WISE”,也有智慧之意,居于盾牌上部,體現了研究院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和致力于國際化發展的辦學目標。

院徽中心“IFAS為院名英文縮寫,內襯為?;?,透明帶表示全球互動合作。整體設計表明研究院致力于世界同行認可的具有國際水準的創新型財會研究和全球范圍的交流與合作,力爭成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研究機構。

院徽中心以顯微鏡代表科學技術,以DNA雙螺旋代表生命密碼,以圓弧體現兩者的結合。藍、綠、紅三色分別代表了專業權威、飽含希望和蓬勃興盛。綜合表達研究院運用現代科學的精尖技術和手段,進行分子水平的前沿研究,深入探索人體機理奧秘,解析關乎人類健康的重大課題,體現研究院溝通生物學與醫學學科,致力于高水平學術研究與成果轉化,造福人類的目標。

?院徽中心以能源的英文首字母“E”為設計元素,化為一只展翅高飛的鵬鳥,體現能源助力騰飛的內涵;同時又似一只大手托起“能源”之球,體現開發新能源及能源高效利用的主題;整體還構成一個人,體現研究院整合人才與資源,呈現出騰飛的精神風采。

院徽中心是以廈門為中心的世界地圖,體現了研究院立足廈門、放眼世界努力成為服務于地方、國家乃至世界海洋與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的科技支撐機構和國際人才培訓機構。圖案主體以藍色為主色調,象征海洋科學和海洋知識,表明研究院致力于海洋與海岸帶地區發展前沿領域的科學研究。院徽總體體現了研究院追求環境健康與可持續發展的宗旨。

徽標中心以立足微觀世界,放眼宏觀宇宙為設計理念,用旋轉的線條在四維空間伸展,構成行星軌道的形態,又像眼睛的形象,在觀察宇宙、認識世界。院徽以“亦玄”名之,與中心大樓“亦玄館”名相吻合,體現中心研究的微納科技玄妙深奧,至微至大,與浩瀚的宇宙相同,從宏觀世界入微觀世界;另一角度也說明微納技術常常應用于航天航空中,可探索了解宇宙奧秘。

院徽以一架繞著地球飛行的飛行器為中心,寓指學院緊密圍繞航空航天領域,努力實現快速發展、勇爭上游;底部形似長城的齒輪,象征學院立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內部為地球的經緯線,體現學院國際化的辦學方向,也構成了Aerospace Engineering的縮寫AE。整個院徽寓指全院師生自強不息、勇于探索,為祖國航空航天事業騰飛而努力奮斗。

院徽中心采用秦漢瓦當圖形和小篆字體,旨在突出國學學科悠久的學術傳承和深厚的文化積淀。院徽下方的“國學”英文翻譯,采用目前較為通用的專用名詞以漢語拼音直譯的方式,以避免“漢學”等詞義不準確的翻譯方式。

院徽中心以環境和生態兩個英文單詞“Environment”和“Ecology”的首字母“E”共同組成,緊緊相連,象征著學院以環境學與生態學為學科建設基礎,相互交叉、相互融合,攜手前行,展望美好發展前景?!癊”似書本造型,堅實大方,體現學院扎實嚴謹、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藍色底版象征廣闊天地,既寓意環境生態科學研究的寬廣領域,也揭示著“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偉大目標。

標志圖形外圈結構及顏色沿襲廈門大學?;盏脑O計結構和廈門大學的標準色,體現與廈門大學的隸屬關系;內圈圖形中紅色圖形以“MARXISM”的“M”和“CHINA”的“C”為元素相結合,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之意,設計變形為火苗造型,即體現馬克思主義的主題也寓意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承和創新,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內圈圖形下半部分三條綠色線條代表組成馬克思主義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大部分,同時也寓意新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科學內涵: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問題;把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經驗和歷史經驗提升為理論;把馬克思主義植根于中國的優秀文化之中。

?院徽中心以抽象化的蛇杖代表現代醫學,以象征生命密碼的DNA雙螺旋纏繞其上,以“藥”的拼音字頭“Y”字化成的雙手形狀環圍,喻意生物醫藥的跨學科結合。主體的深藍色體現專業權威的穩重感,DNA雙螺旋的鮮藍、鮮綠色顯示了希望和創新?!?010”是藥學院成立的年份。院徽綜合體現了藥學院融合生物、醫學與藥學等學科,運用現代科學的精尖技術和手段,進行國際前沿的高水平生物醫藥創新研究的發展特色,和以科技造福人類的使命目標。

院徽中心五顆五角星分別代表廈門大學知識產權研究院、法學院、管理學院、經濟學院和公共事務學院,表明作為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知識產權研究院充分利用了廈門大學作為綜合性大學的學科交叉優勢?!?008”代表著廈門大學知識產權研究院于2008年7月30日成立?!癐P”是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縮寫,寓意是知識產權。其中P包含了字母I和地球,三者的創造性結合代表了知識產權的創新型,地球代表著學院的發展和教育與世界相接軌,學習的內容和知識與世界相同步。

院徽以藍色為主色調,寓意嚴謹、博大的院風。院徽中心由石墨烯結構基底和字母G構成?!癎”既是石墨烯英文“Graphene”的首字母,又是由“I”和“E”組成的抽象結合體,“I”代表產業“Industry”,“E”代表工程“Engineering”,寓意研究院將立足于石墨烯材料,充分開展學科交叉融合,打造石墨烯產業技術高地,發揮研究院“產業發動機”和“學科領航員”的引領作用。

院徽中心以代表信息社會“心臟”、“血管”、“紅細胞”的芯片、電路和電子的形象作為視覺傳播要素,象征學院的學科研究領域。圖案中央兩塊電路交匯握手形成“e”字狀,象征師生團結一致共建電子學科。圖案整體猶如一顆芯片放置手中,寓意學院致力于為國家集成電路事業發展提供高水平人才支撐和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院徽中心圖案以“電影”英文FILM一詞(亦為膠片的英文)與計算機視覺的像素點相結合,構成傳統電影膠片與數字科技視覺融合的形象,體現廈門大學電影學院藝術傳統與現代科技兼容并蓄、跨界傳承的理念